
NB市场周报:
经济下行风险减弱
预计股市震荡走强
本期要点
▍上周A股市场震荡回调。
▍上周港股市场震荡下跌。受国内和海外双重因素影响。
▍目前来看,3-4月是基本面观察期,指数震荡走强概率较高。中国资产交易继续以我为主,美股走弱后对外资吸引力增强。

股市表现及后市展望(2025.3.17 - 3.21):
❖ 上周A股市场震荡回调。国内来看,内需表现分化,近期国内高频数据继续显示内需表现分化,其中上中游生产端改善明显,尤其是铁水、高炉、水泥等上游产量和开工率的环比上行斜率明显改善,但在需求端汽车链明显好于投资链,一手房全国及一线成交均低于24年同期。同时,外需存在不确定性,决定外需走向的关键时点即将到来,4月1日美国大概率公布《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审查结果、并于4月2日对非美落地对等关税,预计在美国对华亮明贸易底牌后,国内才会加大内需政策执行力度、以进一步对冲外需下滑对经济增速可能造成的拖累。全周上证指数下跌1.60%,深证成指下跌2.65%,创业板指下跌3.34%,沪深300指数下跌2.29%,科创50指数下跌4.16%,北证50指数下跌7.39%。行业方面,建材、家电和石油石化板块表现较好,分别上涨1.38%、1.18%和1.05%,计算机、传媒和电子板块表现较差,分别下跌5.61%、4.64%和4.22%。
❖ 上周港股市场震荡下跌。除了国内影响以外,香港市场还受到海外影响,海外来看,5月美联储降息的可能性基本被鲍威尔排除,6月后相机抉择。往后看,5月大概率继续暂停降息,但鲍威尔反复强调不确定性,意味着关税等政策落实后可能会加速行动。全周恒生指数下跌1.13%,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下跌1.53%,恒生科技指数下跌4.10%。行业方面,能源、公用事业表现较好,分别上涨1.13%、0.93%,综合、非必需性消费和地产建筑业表现较差,分别下跌3.59%、2..91%和2.26%。
❖ 目前来看,3-4月是基本面观察期,指数震荡走强概率较高。中国资产交易继续以我为主,美股走弱后对外资吸引力增强。从政策面和基本面来看,“两会”政策偏平,开复工修复偏慢,短期不支持比较明显的顺周期行情,但经济下行风险基本被兜住,对政策转向后演进保持积极的态度,预期好转有望持续。宽基指数中期方向明确,节奏偏震荡,维持核心资产底部提升的判断。从资金面来看,短期情绪和资金有优势。另外,2025年一季度科技产业趋势占优的判断不变。我们看好成长方向,相对2月略作均衡配置。
重要事件及经济数据:
国内
• 1-2月,社零当月同比4%、预期4.5%、前值3.7%;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4.1%、预期3.8%、前值3.2%;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9.8%、预期-9.7%、前值-10.6%;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5.1%、前值-12.9%;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5.9%、预期5.1%、前值6.2%。
• 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涵盖城乡居民增收、消费能力保障等八大行动、总计三十条具体措施。方案提出,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多措并举稳住股市;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研究建立育儿补贴制度;深化线上线下、商旅文体健多业态消费融合,推动冰雪消费,发展入境消费;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适时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延伸汽车消费链条;加速推动自动驾驶、智能穿戴、超高清视频等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应用推广等。
• 中国六部门“提振消费”最新部署,稳股市、稳楼市、研究育儿补贴、金融支持扩大消费。财政部表示,2025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667.4亿元,中央财政将安排奖补资金,支持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部分重点消费城市,扩大入境消费,中央财政拟通过财政贴息方式,引导带动信贷资源支持消费市场稳健发展;央行表示,央行将研究出台金融支持扩大消费专门文件,强化金融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协同;研究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消费重点领域低成本资金支持;
• 深圳公积金新政:二套首付比例由30%降至20%,家庭最高可贷231万元。个人贷款最高额度从50万元提高至60万元,家庭从90万元提高至110万元;多子女家庭购房上浮比例从10%提高至50%。新政自3月24日起实施。
• 中国3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1%,5年期以上LPR为3.6%,均持平前值。
• 交通运输部:三部门发布关于实施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的通知。
• 中国2月70城房价:各线房价总体稳中略降,一线城市二手房价环比转降。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转降,各线城市同比降幅继续收窄;各线新房房价环比稳中略降,同比降幅收窄。
海外
• 3月19日,美联储召开议息会议并公布声明。1)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于4.25-4.50%不变,符合市场预期;2)经济预测摘要:下修经济预测、上修通胀预测;3)点阵图中位数预测2025年降息空间仍为50BP。声明公布后10Y美债利率、美元指数回落,美股、黄金上涨。声明方面,美联储增加对经济“不确定性担忧”,宣布放缓QT。预测方面,美联储上修通胀预测,下修经济预测,点阵图展望不变。美联储将2025、2026实际GDP增速下修0.4、0.2个百分点至1.7%、1.8%,2025年失业率上修0.1个百分点至4.4%;通胀方面,美联储将2025、2026年PCE通胀上修0.2、0.1个百分点至2.7%、2.2%,2025年核心PCE通胀上修0.3个百分点至2.8%。点阵图方面,美联储仍预期2025年降息空间为50BP,较12月预测不变。关税担忧导致美联储上修通胀预测,未来关注关税传导、通胀预期锚定。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4月2日每个国家都将收到一个“关税编号”,该编号代表了他们将面临的关税水平。
• 1月美国前三大债主美债持仓均增加,所有外资净流出488亿美元。日本1月所持美国国债增加195亿美元,至1.0793万亿美元,扭转了此前连续几个月下降的态势。中国大陆1月所持美债增加18亿美元,至7608亿美元。
• 美国消费复苏乏力,2月零售销售环比增长0.2%远不及预期,1月增幅大幅下修至-1.2%。
• 美国消费者信心创逾两年新低,长期通胀预期创1993年以来最高。美国3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57.9,创2022年11月以来的最低。3月的1年通胀预期初值4.9%,创202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5年通胀预期初值为3.9%,为三十多年来的最高。消费者对自身财务状况的预期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 英国央行以8比1的投票结果维持基准利率4.5%不变,但支持立即降息的委员人数创六个月来新低,远低于经济学家的预期。
• 德国联邦议会通过历史性千亿欧元财政方案,下一步,该财政方案仍需在3月21日获得联邦参议院的批准。
• 3月19日,日本央行决定维持利率在0.5%不变,符合预期。日本经济已适度复苏,尽管部分领域仍显疲软;服务价格持续适度上涨,通胀预期有所上升。日本经济和物价面临的不确定性仍然很高,风险包括海外经济活动进展。密切关注金融和外汇市场的发展及其对日本经济活动和价格的影响,汇率变化与过去相比更有可能影响价格。
本周重点关注
重要数据及会议:
3月25日,中国3月中期借贷便利(MLF);美国1月FHFA房价指数;
3月26日,美国2月M2;
3月27日,中国2月工业企业利润:;欧元区2月M1/M2/M3;美国第四季度实际GDP、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指数、核心PCE价格指数;美国2月成屋签约销售指数;
3月28日,中国第四季度经常账户差额、2月服务贸易差额;美国2月个人消费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PCE物价指数、核心PCE物价指数、3月密歇根大学1/5年期通胀率预期;
资料来源:Wind
免责声明: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