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三季度,A股走出了“过山车”般的行情:主要指数震荡下行、市场随着波动探底的持续逐渐转向防御风格。与此同时,多轮活跃资本市场的利好政策、房地产刺激政策密集送暖,叠加9月经济金融数据验证了经济回暖趋势。
大家最关心的想必还是市场何时才能静待花开?后市如何演绎?持有的基金三季度持仓有哪些变化?
魏晓雪:关注中国经济转型大背景下成长属性较强的投资机会

经济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2023年三季度,国内宏观经济在二季度的补偿性因素退潮后,进入了缓慢的磨底阶段。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均开始呈现平稳略上升的趋势。同时叠加工业增加值、出口数据、社零数据、假期出游数据、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地产销售等多方面观察,经济大概率已经度过短期压力最大的阶段。
政策方面,自724政治局会议召开以来,各重点领域的政策信息频出,涉及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一揽子化债、地产政策、扩大内需以及资本市场的各项改革。各项政策的密集落地,有效助力资本市场信心提振。
海外方面,经济仍有韧性但存在放缓预期,全球继续面临高通胀的挑战。美债收益率中枢的大幅提升,对新兴市场资本价格形成了一定挤压,也是三季度港股及A股走势的原因之一。
乘高端制造升级之风,踏AI技术科技浪潮
本基金三季度的操作中,由于基金新设成立,处于建仓期,因此采取了稳步建仓策略。持仓结构偏向于均衡,既包含了经济弱复苏过程中受益的相关行业,也包含了今年在人民币贬值背景下较为受益的出口相关的消费行业,同时也看好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以高端制造升级、汽车及电动车的产业发展、AI技术浪潮带来的科技机会等成长属性较强的投资机会。本基金在个股选择上始终坚持综合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成长性和估值水平。
数据来源:路博迈中国机遇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3年三季报
护“汝”“周”全:以“稳定内核”为你护航

政策送暖 企稳复苏
三季度国内政策加力推动经济呈现企稳复苏态势,生产端有所好转,需求不足的状况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PMI迎来逐步回升。7月政治局会议重提加强逆周期调节,货币政策先后降息、降准,广义财政支出力度有所增强,房地产政策持续优化,降低首套房首付比例、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随着政策力度逐渐增强,国内经济呈现出扩散式企稳态势,景气、消费、出口、融资和价格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债市收益率总体呈现先下后上的V型走势,8月中旬之前,经济弱势运行叠加降息预期升温驱动收益率曲线震荡下移;8月中旬之后,随着降息落地、经济企稳和资金面收敛,收益率曲线上移,期限利率收窄,信用利差走阔。
值得一提的是本季度政策出台非常积极。7月24日的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针对这一主要矛盾,会议提出进一步降税减费,提振汽车、电子产品等具体商品的消费,大力推动数字经济,适时调整房地产政策,并要求各相关部门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此外,本次会议也首次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8月27日晚,证监会、国家税务总局等多部门联合出台一系列政策,从交易端、融资端和投资端等多方面提振市场信心。交易端降低各项交易成本,包括印花税减半征收,调降结算备付金比例,降低融资融券保证金比例等。融资端阶段性收紧IPO发行节奏,限制破发破净企业再融资规模,不允许不分红和少分红企业的大股东减持股份。投资端则引导养老金、保险资金、银行理财资金等中长线资金扩大权益投资。
聚焦低利率环境下高股息股和业绩强劲成长股
三季度债券组合的主要操作是在建仓完成后优化组合,提高组合杠杆增加久期,增强收益,在9月份利率开始上行期间进行了降低组合杠杆、缩短久期、减少利率债配置、增加信用债配置等操作。
回顾A股历史,利多政策出台后市场继续下跌的情况并不少见。但是,结合当前股票市场的低估值和投资者较为低落的情绪,我们认为应该重视政策信号的指导意义。绝对的市场底部无法准确预测,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下股市处于底部区域。
展望后市,我们认为在低利率环境下高股息股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即使经济复苏继续低于预期,此类公司也有较高的概率获取绝对收益。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复苏,投资者逐渐摆脱低落情绪,业绩增长强劲的成长股也会有不错的表现。
展望四季度,逆周期调节的政策基调之下,国内经济的扩散式改善有望持续,但考虑到房地产链条的改善缺乏支撑,基本面的修复过程可能较为缓慢并且存在波折。同时,债务化解需要较低的利率环境配合,债券牛市的长尾行情仍未结束,但短期内仍然有稳汇率、财政发力、经济回暖超预期等一些利空因素扰动,波段型交易机会仍然存在。
注:本基金为基金经理Ping Ru(汝平)和周平共同管理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