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B市场周报:
中国科技引发全球关注
市场情绪提振
本期要点
▍上周A股市场涨跌交替,震荡收涨。主要受特朗普宣布所有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及DeepSeek概念板块依然强势影响。
▍上周港股市场大幅上涨。
▍在两会之前,目前市场主要交易两条线索,一是交易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二是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技术。

股市表现及后市展望(2025.2.10 - 2025.2.14):
❖ 上周A股市场涨跌交替,震荡收涨。周一,国常会研究提振消费有关工作,强调把提振消费摆到更加突出位置,叠加1月CPI数据表现较好,明显提振市场情绪,A股延续上周涨势。周二,特朗普宣布对所有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市场担忧情绪增加,A股集体下跌。周三,OpenAI计划在未来几周推出GPT-4.5模型,DeepSeek概念板块依然强势,权益市场维持强势。周四,美国CPI数据高于预期,市场对于美联储的降息步伐持谨慎态度,同时前期表现强势的科技股出现分化,A股整体回调。周五,央行公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示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市场构成一定支撑,A股小幅收涨。全周上证指数上涨1.30%,深证成指上涨1.64%,创业板指上涨1.88%,沪深300指数上涨1.19%,科创50指数上涨0.36%,北证50指数上涨3.84%。行业方面,传媒、计算机和商贸零售板块表现较好,分别上涨9.87%、7.81%和3.77%,煤炭、国防军工和有色金属板块表现较差,分别下跌1.36%、0.76%和0.20%。
❖ 上周港股市场大幅上涨。展望后市,一方面,全球对美股科技的关注度部分转移到中国科技和人工智能发展领域,内地资金、海外资金整体回流港股。另一方面,近期披露的内地经济数据验证了当前基本面修复步伐正不断加快,继续对港股构成托底效应。目前港股市场估值水平的吸引力在逐步显现,中期来看市场或在波折中上行。全周恒生指数上涨7.04%,收复22000点大关,逼近去年国庆假期期间的高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7.03%,恒生科技指数上涨7.30%。行业方面,非必需性消费、资讯科技和电讯业表现较好,分别上涨11.35%、8.03%和6.51%,能源业表现较差,下跌0.30%。
❖ 目前来看,在两会之前,目前市场主要交易两条线索,一是交易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二是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技术,DeepSeek概念行情有望延续,AI主线持续扩散,带动权益市场资金面持续流入;而随着两会的临近,市场对于政策的预期会再度强化,板块波动也将在一定程度上被放大,预计A股延续震荡回升的格局。
重要事件及经济数据:
国内
• 1月份,受春节因素影响,全国CPI涨幅扩大,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连续第四个月回升。工业生产处于淡季,PPI同比下降,降幅与上月相同。1月CPI涨幅扩大,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7%,同比涨幅由上月的0.1%扩大至0.5%。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连续第四个月回升,本月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0.6%,涨幅均比上月有所扩大。2025年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均下降2.3%;环比均下降0.2%。
• 中国央行连续第三个月增持黄金,1月黄金储备环比升0.22%。
• 证监会发布资本市场实施意见,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意见指出,优化科技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制度。鼓励科技型企业开展同行业上下游产业并购,支持上市公司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开展并购重组。支持上市公司收购有助于强链补链、提升关键技术水平的优质未盈利资产。支持科技型企业合理开展跨境并购。提高科技型企业并购重组估值包容性,支持采用适应新质生产力特征的多元化估值方法。
• 中国央行: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表示,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海外
• 2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决定征收“对等关税”,即让美国与贸易伙伴彼此征收的关税税率相等,并称将考虑对使用增值税制度的国家加征关税。美国的政策是要“减少庞大且持续的商品贸易逆差”,并解决与外国贸易伙伴之间“其他不公平和不平衡的贸易问题”。新的对等关税措施将依据与美国进行贸易的国家其自身所采取的一系列贸易措施而制定,包括其他国家对美征收关税的水平、对本国产业提供的补贴、汇率以及任何美方认为存在不公平的行为。有关“对等关税”征收时间,备忘录并未进行具体说明。白宫官员表示特朗普希望迅速采取行动,并暗示需要“几周”而非“几个月”实现落实关税措施。
• 鲍威尔首日国会听证会:美联储无需急于降息,法律不允许特朗普解雇联储理事。鲍威尔称,经济还强劲,联储希望继续取得通胀下行的进展,没理由急于降息,政策准备好应对风险和不确定性;劳动力市场并非重大通胀压力的来源;中性利率相比新冠疫情前已大幅上升;相信联邦支付系统安全,美联储在系统中只是处理付款的财政部“代理”,相信全美银行账户安全;评估关税的经济影响为时过早,承认关税可能推升通胀。展望未来,鲍威尔表示,如果通胀没有继续朝着目标下降且经济保持强劲,美联储可能会在更长时间内维持利率不变。
• 鲍威尔次日国会听证会:美联储可能因关税调整利率,CPI显示还得努力降通胀。鲍威尔称,CPI显示美联储已接近但还未实现通胀目标,联储不会为一两个数据的好坏激动;暗示利率近期保持高位,称“希望暂时保持政策的限制性”;称“有足够时间等待”限制性货币政策发挥作用,“有办法继续缩表”、重申准备金“充裕”;称就算特朗普要求,他也不会辞职;美联储未禁止银行业参与加密货币业务;2020年政策框架未限制联储对通胀作出反应。
• 美众院共和党预算案寻求减税4.5万亿、债务上限提高4万亿。共和党领袖要将提高债务上限和减税、削减强制支出2万亿美元、提供高达3000亿美元的边境和国防支出一道纳入批准快车道的预算议案。但在众议院,共和党的席位相比民主党只有微弱优势,且内部有分歧,任何两名共和党人都可以和民主党联手否决提案。
• 美国1月CPI全线超预期,同比增速升至3%,核心CPI加速至0.4%。美国1月CPI环比增0.5%,为2023年8月以来的最大涨幅,连续第七个月加速。剔除食品和能源成本的核心CPI同比上涨3.3%,高于预期的3.1%;1月季调后核心CPI月率录得0.4%,为2024年3月以来最大增幅,高于预期的0.3%,前值为0.3%。通胀进程面临逆转的危险,再加上稳固的劳动力市场,美联储很可能在可预见的未来按兵不动。交易员们将下次美联储降息的预期从9月调整至12月。
• 美国1月PPI同比增幅为近两年新高,但与PCE通胀相关部分显温和。继昨日CPI数据超预期后,美国1月PPI也坚挺,数据大幅降低了美联储降息次数的预期。市场对这份PPI报告反应鸽派。
• 2月12日,MSCI公布了其2025年2月的指数季度调整结果,本次调整结果将于2025年2月28日收盘后生效。本次调整中,MSCI全球标准指数新增23只个股,其中包括7只A股标的;同时移出107只个股,其中包括20只A股标的。
本周重点关注
重要数据及会议:
2月17日,欧元区12月贸易差额、商品出口金额、商品进口金额;日本第四季度GDP;
2月18日,欧元区2月ZEW经济景气指数;
2月19日,美国1月新屋开工;欧元区12月经常项目差额;日本1月贸易差额;
2月20日,中国1/5年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欧元区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
2月21日,美国1月成屋销售量、2月密歇根大学1/5年期通胀率预期;日本1月CPI、核心CPI;
资料来源:Wind
免责声明: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